簡介
BTCC交易平台,使用者需要先將資產轉入合約帳戶Pro中,即可開啟體驗新版合約Pro交易。同時,使用者在新版合約Pro產生的交易數據、資產數據是與舊合約相互隔離,且互不影響。使用者可以在新合約Pro中使用全倉或逐倉交易模式。
什麼是全倉模式?
全倉模式:所有使用同一幣種資產結算的交易品種可共享保證金餘額。即結算幣種相同的合約、槓桿的全倉部位之間,共用保證金、盈虧可互銷。
什麼是逐倉模式?
逐倉模式:各部位的保證金與盈虧均單獨核算,各部位的風險與收益獨立,盈虧自擔。若發生強制平倉時,只會將該部位的保證金全部損失掉,不會形成較大的損失。即每個部位的保證金獨立計算,強制平倉時,最大損失僅限於該部位的保證金。
合約Pro帳戶資產字段
名詞 | 解釋 |
總權益 | 帳戶中某個幣種資產在全倉帳戶中和逐倉倉位中的權益。 總權益 = 該幣種帳戶內餘額 + 全倉部位收益 + 逐倉部位保證金餘額 + 逐倉部位收益 |
可用保證金 (全倉) |
帳戶中某個幣種資產下目前還可用於永續合約開立全倉訂單的保證金數量。 可用保證金 = 該幣帳戶內餘額+ ∑全倉部位未實現損益 |
盈虧 | ∑全倉位未實現損益+∑逐倉倉位未實現盈虧 |
可轉 | 未實現損益(全倉)>0, 可轉=可用保證金 - 未實現損益(全倉)) 未實現損益(全倉)<0, 可轉=可用保證金 |
保證金率 | (此幣種帳戶內餘額+Σ多個全倉位未實現盈虧)/ Σ多個全倉位[(數量*標示價格*(維持保證金率+強平費率)] |
維持保證金 | ∑全倉部位維持保證金+∑逐倉倉位維持保證金 |
可用保證金(逐倉) |
切換逐倉時,可用於開倉逐倉位的金額。 可用保證金(逐倉)= Max(0,(可用保證金(全倉) - ∑全倉位未實現盈虧)) 注意:此欄位用於下單計算,在資產欄位中不顯示。 |
交易規則說明
合約全倉下單校驗規則
- 當使用者在全倉模式下進行永續合約交易時,帳戶中可用保證金應大於或等於該筆訂單所需的保證金金額。
- 全倉永续:在合約Pro模式下,永續合約交易支援單向持倉和雙向持倉兩種持倉模式。
倉位字段:
術語 | 解釋 |
持倉量 | 對於單向持倉模式,多倉持倉量為正數,空倉持倉量為負數。 |
開倉均價 |
U本位合約: (原持倉數 × 原持倉均價 + 新開倉數 × 新開倉成交均價) ÷(原持倉數 + 新開倉數) |
收益 |
當前倉位未實現盈虧 1. USDT 保證金合約 多倉收益 = 面值 ×|張數|× 合約乘數 ×(標記價格 − 開倉均價) 空倉收益 = 面值 ×|張數|× 合約乘數 ×(開倉均價 − 標記價格) |
收益率 | 收益 ÷ 開倉保證金 |
初始保證金 |
1. USDT 保證金合約: 初始保證金 = 面值 ×|張數|× 合約乘數 × 標記價格 ÷ 杠桿倍數 |
維持保證金 |
1. USDT 保證金合約: 維持保證金 = 面值 ×|張數|× 合約乘數 × 倉位檔位維持保證金率 × 標記價格 |
評論
0 條評論
請登入寫評論。